接着人生意义
那天被冥冥之中某种天意中断的吃面时的人生思考。
具体句子记不得了,大概的意思是:你们的意见没有脱离生生循环中的价值意义,这一点我无法否定,为了吃面的幸福生活,哪怕是delusion,我们也会尽量给自己一个完美的解释。而我的问题是:在现世的生生循环之上,有没有一个超验的世界,或者指向完美理念,或者指向终极价值?
如果世界真的如馨莹的意见,一切尽在机械的历史演化之中可以得到合理解释,那么我们就不能逃离这样的悖论:这个世界的一切丑恶,不幸和残酷(这的的确确存在于人类历史上现存的各种社会形态中,无一豁免)都是合理的(现实即合理),而对这些丑恶、不幸和残酷的质疑和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反而成了历史演进的基因突变要被消除。那么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观念正可以大行其道。如果我们在这样的世界里要欢歌幸福和为人类造福,那的确需要极大的麻木和勇气。如果这真的是世界和历史的本质,那么或许真的发疯、隐逸、或者沉沦会成为更富尊严的生存形式。
我不会拒绝挂一束干草在额头上来给自己一点向前跑的动力。但是如果要拨开干草往前看一看,我能看到的是虚空、荒谬,还是另一层澄明境界?
记得以前清华电子系有个跳楼自杀的男生,水木ID叫Jinhe, (李晶晶的同班同学?)你们有印象吗?我跟他素不相识,只听到各种传言,说他是因为打游戏太多要被肄业,补考作弊被告发等等原因。但是真正让我震惊的时刻是看到他留在水木的签名档:
待到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
勇敢的心灵像从前一样,
去造访万能的神袛。
在这之前,我却常感到,
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
这是引自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读到的瞬间有种几乎要流泪的恐惧,仿佛不小心窥到真相的一角,隐匿在种种现实的琐细之中。不知道他是在何种情形下读的荷尔德林,还是仅仅引用。如果读完这一段,他或许应该不会选择自杀。因为下面的句子是:
何苦如此等待,哑然无语,茫然失措。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有什么用场?
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里,他走遍大地。
诗人的本意是:在黑夜中众人沉睡的时刻,是诗人的使命去孤身长涉,走遍大地,去寻访万能的神明!(我倾向于广义地理解“神明”的含义)。这是这位前半生被判“精神分裂”,后半生隐遁36年的诗人给的解答,在神圣的黑夜里走遍大地的坚持。我但愿他是真正读懂了荷尔德林之后作的选择。然而真相永远比人们可以事后诊知的摇复杂许多,所以诊断也就无意义可言。
上面一篇提到的诗人自杀,其实跟Xing讲的自杀热线的自杀者有根本不同。后者多是遇到现实生活中某种障碍需要跨越,打热线求助也正是这个体现。诗人的自杀却是孤身长涉寻访神明不得之后的绝望。这是不同精神层面上的活动吧。
作为只能在有限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人,我们作的决定多是当下判断,人生价值也多着眼于建设今天。而诗人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回忆,并望向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诗人们的存在拓开了我们生存的维度,让这个不完整的世界和短暂的个人人生得到了充满和升华。他们的思考不是社会发展的基因突变,而是以肉身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提供的道德承担。
明天早起6点去Costa Mesa,形而上的思考只好先告一段落。大家接着讨论吧。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